信号一: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把学有所长、干有所成的干部,放在能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专业特长的岗位上,才能更好地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新任环保部党组书记李干杰,在环保部工作近16年,专业经历丰富;担负生态环境治理重任的新任北京代市长陈吉宁,是“环保界的专家”。新任住建部党组书记王蒙徽,是建筑学科班出身,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执掌住建部,意在补齐城镇化快速推进中的基础设施短板。联系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学而优则仕”的案例,“以专业选人、选专业的人”的用人导向可窥一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习近平也提出要求:“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这也透露出这样一个信号,选干部配班子,不仅要考虑熟悉党政综合管理、善于驾驭全局的复合型领导干部,又要考虑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专业素养的专家型人才。在层级较高的机关领导班子成员中配备有熟悉本部门核心业务的专家,有利于提高班子的整体功能和决策水平,防止和避免出现“外行管内行”的问题。
信号二:事业需要什么人就用什么人
一个地方事业发展需要用什么样的干部,就选用什么样的干部,因事择人、以事选人,把适应事业发展和人民需要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当前,北京市面临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京津冀地区的污染防治”两大艰巨任务。被誉为“最懂城市新理念”的蔡奇接任书记,“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的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空降北京,着眼事业发展需要的用人导向显而易见。
正如2016年3月7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其中积极性又是首要的。党组织对待干部,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热情关心。要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
信号三:有丰富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更吃香
习近平曾说:“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炼干部的品质,考验干部的毅力。”蔡奇曾是福建永安县西洋公社知青,李干杰曾挂任湖南省平江县委副书记、孙绍骋经历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多岗位锻炼……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和多岗位历练的干部更受重视、更加吃香。
干部为什么要到基层历练?习近平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书中畅谈了自己的体会:“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影响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
(责编:中国流通党建网 彬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