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前的今天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这也是近代以来
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在重庆一家照相馆里
一位父亲抱着儿子拍照
他特地让8岁的儿子将一份
《大公报》号外叠好拿在胸前
并叮嘱儿子要特意将大标题对着镜头
那张《大公报》号外大标题正是:
《日本投降矣!》
多年后
当年那个8岁的孩子
这样描述那一晚:
整个城市像是沸腾的开水锅
提灯的队伍
犹如一条条蜿蜒的长龙在山腰游动
全体中华儿女奔走相告
人们聚集在一起
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
这段历史无法忘却
我们不能忘,不敢忘......
烽火岁月,家国难安
从1931年到1945年
日本侵略中国
930余座城市先后被占
3500多万同胞伤亡
4200多万难民无家可归
日本侵略者
野蛮入侵,无恶不作
中华大地
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在东北
日本关东军731部队开展
泯灭人性的生化武器实验
发动细菌战进行种族灭绝
南京沦陷后
侵华日军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地
对手无寸铁的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
抢掠、强奸、放火,无恶不作
30多万中国人死于日军屠刀之下
国难当头,山河飘摇
四万万人团结一心
无数战士前赴后继
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东北抗日联军孤悬敌后
人数最少时不足两千人
零下三四十摄氏度
抗联官兵仅穿着有窟窿的单衣
没有粮食,便啃树皮、草根
他们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
发动抗日斗争
临行前
她到照相馆抱着年幼的“宁儿”
留下了与儿子的唯一合影
顾不得年幼的孩子
赵一曼舍下身为人母的柔情缱绻
战斗于白山黑水间
为掩护部队突围被俘后
她饱受酷刑折磨
却始终未吐露一字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
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
希望不要忘记
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1936年8月
给幼子留下一封遗书后
赵一曼慷慨就义
1940年,枣宜会战
张自忠率领1500余名官兵
迎战近6000名日军
战斗过程中
张自忠身中数枪仍浴血督战
最终壮烈殉国
他生前曾说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
绝不会有半点改变
“今天是我们结婚的日子
三个整月了
日子过得真快!
然而一起相处
还不到一个星期……”
新四军将领彭雪枫
在写给妻子林颖的信中写道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他们的爱情
不是相互凝望
而是望向同一个方向
1944年9月11日
彭雪枫被流弹击中
壮烈殉国
时年37岁
为了掩护部队和群众
“狼牙山五壮士”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
将日伪军引向峰顶绝路
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的日伪军
向他们发起猛攻
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
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
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
他们宁死不屈
毁掉枪支,义无反顾
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
一位平凡的农村妇女邓玉芬
为了支持抗日舍家纾难
只一句“别惦记家,安心打!”
她把五个儿子送上了抗日战场
最终全部为国捐躯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无条件投降
邓玉芬日思夜想的日子终于到了
她来到亲人的坟前
眼含泪花
告慰九泉之下的丈夫和儿子们
“鬼子被咱们打败了,咱们胜利了! ”
━━━━━
亲历者口述
“日本投降了,中国胜利了!”
开国中将孙毅作为亲历者
回忆抗战胜利那天仍然记忆犹新
原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员孟启予
讲述胜利那天同样百感交集
她说,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一刻
抗日名将张自忠之女张廉云
眼含热泪回忆说
当时自己突然就想起《示儿》这首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父亲,日本无条件投降了,
我们胜利了,你知道吧?”
无论“终战诏书”
如何对日本民众粉饰历史
日本制造战争、无条件投降的事实
无法改变!
近年来
日本教科书逐渐淡化
甚至美化日本的侵略历史
歪曲历史真相的做法
遭到日本社会
不少有识之士的
反对和抵制
战火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
但战胜不了我们的精神
更击不垮我们的脊梁
那段血与泪的历史
我们永远铭记
14年艰苦抗争
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79载岁月变迁
曾经的苦难已成为历史
如今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但那段充满硝烟的历史
我们铭记在心,永不敢忘
山河重振,盛世繁华
和平来之不易
我们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
而是珍惜和平,奋力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