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向媒体介绍有关情况时,公布了一组数据:“今年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和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均大幅增长,创历史新高”。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人民群众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蕴含着巨大消费潜能,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高品质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讨论的“热词”,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当下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形势下,谈高品质生活似乎有点“奢侈”。但若从发展的眼光看,通过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能,以高品质生活需求促进高质量发展,不失为求解经济发展难题的一个重要思路。
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始终牵挂在心。他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但对于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我们要有清醒认识。
一方面,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大家过上更好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对我国发展的不利影响持续加大。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存在干扰,影响新时代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的进程。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的需要,这是事物发展的基本逻辑。马克思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民的生活品质也必将随着高质量发展而提升。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是人民群众对更高品位、更高质量生活的不懈追求。所有这些,都构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句话,强调要“注重从企业和群众期盼中找准工作着眼点、政策发力点”。我们要把提升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作为破题的方向,在深化改革中创造人民群众幸福生活,在解决群众关键小事难事中提升生活品质。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培育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优化消费环境,推动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需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这些举措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为更好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发挥积极作用。
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面对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不确定性,要有平常心,要有不惑于一时顺逆、洞悉事物本质的战略定力。“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用心用情用力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努力做好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