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红色文化党建网
 
主办  中华五千年动画文化工程促进会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红色基因

开国大典时的空中受阅

时间:2023-11-14  记者:未知  作者:未知  来源: 红色文化专业专委会   点击: 470 次

今年11月11日,是人民空军成立74周年纪念日。回望峥嵘岁月,我们不禁对人民空军的奋进之路充满深深敬意,为那一次次载入史册的壮美航迹而备受鼓舞。铭记来时路,不负凌云志。祝福人民空军在新时代新征程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编 者

  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中共中央决定,在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时,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在天安门广场组织阅兵和群众集会欢庆人民的胜利。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召集驻北平各军事机关的负责人开会,具体布置开国大典的阅兵工作,要求军委航空局组织机群参加空中分列式,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一

  军委航空局受领任务后,立即组织研究方案,迅速调集各种飞机17架准备参加受阅。这17架飞机有的是缴获自国民党空军,有的是起义人员驾驶来的,按照不同的机型,编成6个空中分队。空中受阅飞行的总领队,由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邢海帆担任。

  这次空中受阅,从受领任务、制订计划、选择队形、确定航线、组织训练到接受检阅,前后仅1个多月的时间,任务相当紧迫。并且,受阅飞机是由5种不同机型组成的混合编队,需要周密安排。在队形排列和各分队飞行的时间间隔上,既要显示出整个编队的完整、壮观,又要保证安全;在飞行高度的选择上,既要使天安门城楼上的领导人以及广场上的群众看得清楚,又要考虑到由于飞机陈旧,一旦发生故障,能够有迫降的条件,不致危及人民群众的安全。要达到这些要求,是很不容易的。参加受阅的指挥人员、飞行人员以及各项保障人员,进行了仔细研究和认真计算。

  方案、计划确定后,紧张的训练随即展开。他们先是组织各分队分练、而后组织4次模拟合练,还进行了两次实地预演。预演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当17架飞机通过天安门上空时,代表们听到飞机的轰鸣声,关切地询问是怎么回事。周恩来副主席对大家宣布说,刚才通过上空的飞机是我们自己的飞机,他们担负着保卫政协会议安全的任务,并准备参加开国大典的空中受阅,现在正在进行预演。代表们听说人民军队有了自己的飞机,都感到欢欣鼓舞。

  二

  举行开国大典的当天,天安门广场汇集了30万群众。庆祝活动是在下午3时开始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在威武雄壮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乐曲声中,毛主席亲手按动电钮,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这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随后,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接着,盛大的阅兵式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的陪同下,乘车检阅肃立严整的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受阅部队。检阅结束后,朱德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指出,敌人的大部分已经被歼灭,全国的大部分国土已经解放。但是现在战斗任务还没有最后完成……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实现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工作员,要坚决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

  三

  阅兵的第二项为分列式。受阅部队在“八一”军旗的引导下,自东而西从天安门城楼前通过,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界人民代表的检阅。

  下午4时,空军阅兵指挥部接到受阅飞机起飞的命令,立即组织受阅机群从南苑机场依次起飞,按照规定的航线、速度、高度出航,先在北京东郊通县双桥上空编队集合,盘旋待命。4时35分,空中受阅机群接到分列式开始的命令,受阅机群以排列整齐的队形,由东向西飞往天安门。首先起飞的是9架P-51型战斗机,编为3个“品”字队形,飞行高度约920米,从天安门广场上空轰鸣而过。紧接着的是两架蚊式轰炸机组成的第4分队,飞行高度760米,排成“一”字队形飞来,由邓仲卿率领。再后面是3架C-46型运输机组成的第5分队,编成“品”字队形,由刘善本率领。最后由2架PT-19型教练机和1架L-5型联络机组成的第6分队,由方槐率领。17架飞机组成完整的受阅编队。飞在最前面的9架P-51型战斗机通过天安门后,又绕到东郊再一次通过天安门上空,其编队正好衔接在教练机分队后面。因此,群众看到通过天安门上空的飞机是26架次。

  当受阅机群通过天安门上空时,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仰望着飞过的机群,频频挥手致意。汇集在天安门广场的群众,欢呼雀跃,飞机发动机发出的轰鸣声和群众的欢呼声汇合在一起,使整个天安门广场成为一片沸腾的海洋。


特荐文章

推荐文章

通知公告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首页
  Copyright©2019-2024 中国红色文化党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255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