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仁汉(右四)与援疆教师们一起在宁波援疆指挥部庆祝教师节
人物小传
姚仁汉,1962年生人,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浙江宁波镇海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物理科教师。1984年,22岁的姚仁汉从宁波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分配到镇海中学,从事物理科教学工作,他师德高尚,勤勉敬业,业务精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被评为宁波市镇海区首批名教师、镇海区劳动模范。2012年,年逾50岁的姚仁汉参加援疆工作,到新疆库车县第二中学担任副校长,先后援疆3年,为当地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年仅55岁的姚仁汉因病去世,但他的精神财富却永远留在了南疆大地。
从东海之滨远赴天山脚下,他虽然年过半百,仍主动请缨,倾情援疆事业;从新疆库车回到浙江宁波,他尽管身患重病,仍满腔热忱,关注边疆教育。他就是原浙江宁波镇海中学副校长姚仁汉。2012年8月,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姚仁汉告别家人,来到地处天山南麓的新疆库车县第二中学担任副校长,成为一名援疆教师。当一年半时间的援疆期满后,又主动申请延期。在他支教的3年里,库车二中每年都有学生考入北大、清华,连年刷新当地考入重点大学人数的纪录。
今年2月25日,姚仁汉因罹患肝癌猝然离世,生命永远定格在55岁。在遥远的新疆,库车二中各族师生、家长和众多“援友”难抑悲伤,为他洒泪送行。为纪念姚老师,一周后,库车二中“姚仁汉名师工作室”挂牌,他的精神财富,永远留在了草木芬芳的南疆大地。
治学严谨的“板凳校长”
初夏的库车县第二中学,鸟语花香,书声琅琅。这所学校,是姚仁汉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最为牵挂的地方。
5年前的盛夏,姚仁汉告别家人,暂别了宁波镇海中学的物理课堂,开始了援疆工作。应该从何入手?如何提高教学水平?援疆结束时能留下什么?这是他初到库车二中时,每天都思索的问题。
“校舍新、设备新,硬件条件不错,唯独欠缺师资力量。”经过一番“把脉问诊”,有着近30年教学经验的姚仁汉,决定从教师培养入手补短板,传授先进的教学理念。
“这样上课绝对不行,要提高备课质量。”一次,姚仁汉旁听了教师姚永刚的讲课后毫不留情,撂下这样的话。姚永刚当时羞愧万分,“感到被猛击一掌”。他回忆说:“姚校长让我及时振作起来,在他的悉心指点下,我的教学水平突飞猛进。”
因为常带一张板凳,坐在教室角落里听课,姚仁汉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板凳校长”。他详细记录授课教师的教学思想、专业知识,以及和学生们的互动情况。课后,与老师们深入交流,分析不足,给予指导。姚仁汉先进的教学理念、严谨的工作作风,让库车二中各族教师受益匪浅。“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他常说的这句话,已深深地印在了全校教师的心间。
导师制、集体备课制、分级管理制……在库车二中,姚仁汉有针对性地建立起一系列管理制度和优化教学方案。导师制让一名老师带2至3名该科目成绩差的学生,导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辅导,效果非常明显。
为了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姚仁汉还提议由1名援疆教师与库车二中2名年轻教师结成师徒,随时随地开展传帮带。在宁波市对口支援库车县指挥部的支持下,每年都有年轻教师赴镇海中学接受培训,库车二中由此培养、储备了一批教学骨干。
“姚校长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左右,他带给咱们的不仅是教学上的帮助,还有工作作风上的变化。”库车二中黄洁老师告诉记者。
2014年1月,当圆满完成了1年半的援疆任务,宁波援疆教师计划启程回乡时,姚仁汉依依不舍,师生们相拥而泣。看着伤心的孩子们,他作出决定:“老师不走了,再带你们一年半,我要看着你们都考进大学。”
关怀备至的最佳“援友”
姚仁汉在新疆工作的3年时间里,先后有两批宁波教师到库车二中支教,对每一名援疆同事,他都悉心照顾、关怀备至,被誉为最佳“援友”。
从江南水乡来到西北边陲,大部分援疆教师难以适应极其干燥的气候,经常难以入眠。姚仁汉总是嘘寒问暖,介绍情况,让大家尽快进入角色。他常买来水果分给大家,叮嘱大家补充水分。“实际上姚校长在援疆队伍中年龄比较大,身体又特别瘦弱,更需要照顾。”“援友”翁国辉说。
援疆教师刘生全与姚仁汉一样来自宁波镇海,初到库车时,上课没讲几句话嘴唇就已发干,还偶尔流鼻血。“姚校长的事迹给了我们很多鼓励。”谈及姚仁汉,刘生全眼眶湿润了,“一定会以他为榜样,秉承他倾心援疆的奉献精神,努力教书育人,发挥传帮带作用”。
对每一批赴宁波培训的库车二中教师,姚仁汉同样关爱有加。陈梅老师清楚地记得,2013年9月的一天,赴宁波市镇海中学进修交流的老师们早早来到学校,准备乘车赶往机场,因航班太早大家都没吃早饭,姚仁汉匆匆赶来,手里提着一兜包子。“在宁波不要有牵挂,我们是一家人,有困难就给我打电话!”姚仁汉的叮嘱温暖着每一名进修教师的心。
“我们是一家人”,这是姚仁汉在库车二中工作时常说的一句话。“我与姚校长共事的3年,是我成长最快的3年。从他的身上,我不仅提高了教学水平,增长了教学经验,更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方法,感受到了优良的师德师风。”姚仁汉的徒弟张杰老师感慨地说。
援疆期间,姚仁汉经常走进学生宿舍与孩子们聊天。当发现到睡觉时间孩子们还在摆弄手机时,就提出同学们不带手机,同时协调学校增设120多部固定电话,方便孩子们与家长联系。库车二中首名考取清华大学的艾孜买提·艾则孜说,姚老师善于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他眼中没有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区别,对每一名学生都一样有耐心。
心存大爱的团结使者
一次援疆行,一生新疆情。在新疆工作的3年时间,姚仁汉向各族师生倾注了大量心血,与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为促进民族团结添砖加瓦。“要心系大爱,做团结的使者,将民族团结渗透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他说。
为方便沟通和交流,了解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宁波市援疆指挥部请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的日子湾·艾莎老师,教授大家维吾尔语。上过几次课,姚仁汉建议每节课确定一个主题,比如饮食、节日、风俗等,以更好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在学习维吾尔民族历史文化的同时,他也向维吾尔族同胞讲述宁波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这些内容,后来日子湾·艾莎经常向亲友和学生们讲述,丰富了她的授课内容。
来到新疆后,姚仁汉和库车二中一名维吾尔族学生结成了对子。这名学生的父母对教育非常重视。有一次,姚仁汉发现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早自习时借同学作业抄写。他认为,这种情况必须与学生父母深入沟通。在电话里,姚仁汉与孩子家长谈了整整半个小时,与家长共同想办法。“能够强烈感受到,姚校长对孩子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日子湾·艾莎老师告诉记者,他对各族困难学生十分关心,还经常自掏腰包帮助他们。
2015届学生刘建珺家庭收入不高,母亲身体不好。姚仁汉每逢节假日,会给她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品,鼓励孩子勤奋学习、不断进步。高考前夕,班主任问她打算报考什么学校时,刘建珺脱口而出:“想考师范院校。姚老师对我们这么好,我要做像他一样的老师,帮助更多的学生成才。”
姚仁汉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教学水平,令库车二中维吾尔族教师古佳曼十分钦佩,她也和姚仁汉成了忘年交。如今在课堂上,古佳曼经常以姚仁汉老师的事迹,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希望学生们都记住并学习这位正直、善良、优秀的援疆老师,像他那样创造佳绩,争当楷模。
“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事、特别能团结、特别能自律、特别能奉献”,在新一轮对口援疆过程中,浙江广大援疆干部共同铸就了“六个特别”援疆精神,这种精神在姚仁汉身上得到最真切的体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