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红色文化党建网
 
主办  中华五千年动画文化工程促进会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红色基因

这个故事,是最好的“初心为民”党课

时间:2019-08-07  记者:未知  作者:未知  来源:人民网  点击: 445 次

新华社8月5日报道了山西霍州市85岁老党员郝郁民与习近平总书记因一封投诉信“结识”的故事:27年前,郝郁民等3人出差时从福州去温州,买的是“豪华大巴”票,却被骗、被逼上了“苦不堪言”的普通客车,与车主交涉,车主却态度蛮横恶劣。被激怒了的他们,写了一封“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收”的投诉信。他们本来“不相信一个市委书记能管这样的小事”,没想到,很快就收到福州市委办公厅的回函,说市委书记习近平已批请有关部门认真查处;他们“更没想到”的是,随后几天就收到了一系列让他们“满意为止”的处理“反馈”。

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看到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就要管、马上就办,“眼里容不得沙子”……习近平与一封群众来信的故事,教科书般示范领导干部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结合正在进行的主题教育,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对照这个故事,检视自己对待人民群众到底有没有“初心”。

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遭遇“不如意”,感到不平或无力无助时,往往要找党和政府、找干部,或批评投诉或求援求助。这是因为,他们相信我们党是有为民初心的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我们的领导干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官不避事”的干部。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利益受到损害时主持公道、马上就办,这是领导干部职责所系的分内事,任何推诿塞责,任何麻木冷漠,都背离了党的宗旨,都有辱使命。即便一些群众投诉和批评时发出“逆耳”之声,再难听,也要以端正的态度对待,不能动辄把批评者当“闹事者”“别有用心之人”。须知,遭遇不平之事,群众愿意投诉,说明他们对政府部门主持公道有信心,说明他们对在制度框架内化解矛盾有信心。

问题恰恰在于,少数领导干部把找他们解决问题的群众当作“麻烦制造者”,不善于解决问题却善于“解决提问题的人”。还有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习惯性地“捂盖子”,让原本简单的问题变复杂,结果“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凡此种种,都是忘了初心使命,都应该深刻检视并整改。

相信习近平与一封群众来信的故事,会让各级领导干部受到深刻教育。新华社报道中有一个细节,当年与郝郁民一起去福州考察的张玉生,后来在担任霍州市宗教局局长期间,有个宗教场所放炮炸伤了一个小孩的眼睛,他没像以前那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受到习近平同志对待群众投诉的启迪,通过多方调查、做工作,帮那一家人拿到了赔偿。张玉生还举一反三,组织所有宗教场所负责人进行了安全培训。

最近几天,江苏徐州丰县小学教师李秀娟写“绝笔信”事件,引发舆论热议。尽管目前事实真相还有待进一步厘清,但不管怎样,同样是孩子的眼睛受伤,试想,当初当地有关部门和干部,如果能像从亲身经历中得到习近平同志教育启迪的张玉生那样,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事情的演变会不会有所不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就是榜样。一滴水可以看见太阳。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把习近平与一封群众来信的故事当作最好的教材,认真对照,深刻检视,在灵魂深处上一堂初心为民的“特殊党课”。


特荐文章

推荐文章

通知公告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首页
  Copyright©2019-2024 中国红色文化党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255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