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多项政策都将着力构筑公共文化新型空间作为新时期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近年来,各地就此项工作加大实践力度,从理念、功能、服务等方面入手,更新营造新型文化空间,盘活了区域公共文化资源,尤其调动了年轻群体参与历史文化传承、促进城市更新发展等的积极性。
创新理念 建设新型文化空间不设限
一个文化场馆能有多火?有市民凌晨3点就来排队,还未开馆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人,馆方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近几年,每逢手账集市、模型展等文化活动密集的时段,这样的场景总会出现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甚至有些观众是利用假期从外地专程赶来,一睹自己心仪的作品之外,还收获了不少原创好物。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坚持开放发展走过了10个年头,已拥有跨区域影响力和数量可观的粉丝群。不同于传统的唱唱跳跳、写写画画,人们在这座场馆中尽可以大胆构想、发挥所长。只要是有益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优质内容,都可以被搬到文化空间。
理念的形成源于深入的思考。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活动与品牌推广部主任史晓风坦言,2011年面向市民开展服务初期,场馆面临活动定位模糊、人力紧缺等问题。围绕怎样让一座1.5万平方米的市级文化场馆高效运转起来,群艺馆想了很多办法,最终是公众对文化空间的使用诉求给了大家启发。
“当时有很多组织和个人找过来,询问能否使用排练厅、展厅、报告厅等场地办活动。基于这些反馈,我们确立了以开放性思维办馆、办活动的思路,目的是搭建平台,汇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进入场馆。在优化活动内容、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我们还引导市民自我服务并服务他人。”史晓风说。
大胆开放,广纳资源,破圈拓土,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很快就打开了局面。在开放为先理念引领下,该馆一层视野开阔的公共大厅成了人气“黏合剂”,只要活动通告贴出来,就立刻有大批人关注;二楼经常上新的手工艺作品展和青年中心也是热门打卡地;三楼的团团圆圆照相馆、四楼的私人照相馆则抓住了人们文化社交方面的需求,是凝聚社区情感、彰显城市温度的所在。
通过开放办馆,文化服务内容更加宽泛、融合、灵活,尤其是开创性地引入了手账、模型、阿卡贝拉、文化集市等年轻人喜爱的项目,很快就集聚了一批“意见领袖”;通过开放场馆空间,把空间使用权交给公众,让更多人愿意带着各自的需求走进文化场馆,群艺馆与公众也形成了健康、可持续的供需关系;通过开放活动举办主体,群艺馆迎来各类群体进馆办活动,民间非营利机构、社团、学校等都能在自我服务的同时服务他人。由此,新年模型市集、明信片市集、传统文化市集等活动办得风生水起,文化场馆越变越“年轻”,还孵化出许多文艺社团和内容提供者,群艺馆亦由平台搭建者转化为产品链接者。
谈及“开放办馆”经验,史晓风说,开放办馆是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一种思维,在不同文化土壤和政策条件下有不同的体现方式,应因地制宜、做出特色。同时,文化馆(群艺馆)在开放办馆的过程中应有博弈智慧和边界意识,在与社会主体合作时,要始终以内容为先、坚持主导、共同成长,对活动导向、质量、效果做全局把控,更要帮助这些社会主体了解公共文化建设的规范。“这就需要我们文化从业者有更强的价值判断力、审美判断力、综合文化素质、统筹协调能力,以及对新载体、新平台的应用能力。”史晓风说。
合理规划 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新功能
走进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文化馆,浓厚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丰富的体验项目应接不暇。站在其中,人们很难想象它过去陈旧、窄小的模样。“现在,这里能够举办专题展览、开展文化分享交流活动、举办大师班课程,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加油站。”北仑区文化馆业务干部郑琳介绍。
经过系统改造,北仑区文化馆突破了单一文化服务和功能设置,打造成为了综合性文化场所,全面对接群众在信息流通、生活、社交、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尤其重视建设面向青年群体的活动阵地。近年来,区文化馆持续举办青年文化节,并通过创办青年合唱团、青年舞蹈团和青年乐团,招募文化志愿者,以青年文化志愿服务点燃居民参与公共文化的热情。
像北仑区文化馆一样,宁波市多个文化场馆也着力创新,以需求为导向,重新构建公共文化空间结构和功能。北仑区新碶街道爱心城市书房重新装修后,空间宽敞、风格简约,另有咖啡吧常驻,由街道文化站图书干部负责城市书房的日常管理,平日除提供常规借阅服务外,还设有朗读亭、开展小型文化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
在郑琳看来,未来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需要从现在起进行合理规划,以具有艺术气质、舒适整洁、开放综合、智能化为目标,加强对本地文化和现代化元素的挖掘,同时积极探索建设复合型空间,将公共文化服务自然植入日常生活,如在地铁站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利用闲置空间、休闲景观、废弃厂房等,合理改造、开发新的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希望能打造一批共享空间,为公众互动和公共活动提供平台,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只有让公众参与到文化空间建设和更新过程中,才能真正增强他们的文化归属感和向心力。”郑琳说。
精磨内容 重释公共文化空间内涵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文化馆该提供什么样的内容?在互联网全面改变文化产品格局的当下,文化场馆如何吸引年轻群体?作为免费开放的公共场馆,肩负全民艺术普及使命的文化馆如何才能不落窠臼?在天津市群众艺术馆,改造空间从这样的提问开始。
新型空间不只表现于物理层面的显著变化,更在于内部机理的融合与重塑。“津彩·明信片漂流记”文化创意展览由此成为天津市群众艺术馆的探索典型。
“津彩·明信片漂流记”文化创意展丨天津市群艺馆供图
“我们尝试以明信片为载体,宣传天津的历史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展示城市发展的独特魅力。”天津市群众艺术馆调研美影部干部付海芬介绍,“津彩·明信片漂流记”由现场明信片展览和互动体验两部分组成,展览作品主要来自爱好者的个人收藏,展出了与天津相关的各种手绘、摄影、异形、风琴折式、卡通等类型的明信片300余张,此外还吸纳了文化专业干部的天津主题作品进行展示。“在互动环节,我们从展示作品中精选出70幅定制成明信片供参观者现场投递,还将明信片与手账结合,嫁接多重文创周边,并在现场拓印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的图案,赠予参观者收藏。”付海芬说,活动现场还搭建了若干供参观者打卡留影的趣味场景,如十里桃花林、天津市井生活场景等,令参观者兴致勃勃留影。
静态展览在互动体验中更具活力,群众的参与热情随着需求满足不断高涨,文创展览不再是沉默等待观众,而成为拥有用户黏性和普及特性的文化产品,同时也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参与度。与此同时,青年群体作为受众主体之一不再只是被动欣赏,而是主动参与其中进行创造,印刻专属的文化记忆,他们乐于发挥能动性,也充分感受到公共文化空间的张力。
在天津市群众艺术馆,新型文化空间的概念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在这里,沉浸式体验不仅仅是科技感和数字化,还有精巧的设计、有趣的互动,让人们愿意来参与、乐于去分享,共同创造一个情感共融的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