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河南省长葛市官亭村扶贫一线的报告
2019年1月25日晚上,河南省长葛市政府会议中心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主席台上巨幅彩色背景画面上,显示出“长葛市2018年‘出彩长葛’颁奖晚会”十几个大字。音响播放着欢快的音乐声,与会的干部群众,精神饱满,情绪高涨。
当晚要上台接受颁奖的25人,是从全市78万人民中评选出来的佼佼者,分5种行业,每种行业仅评出5人,他们当中有获得“最美扶贫干部”荣誉称号、“最美政法干警”荣誉称号、“最美创建之星”荣誉称号等各行业的先进模范人物。
7点整,颁奖晚会准时开始,市委主要领导致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囯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市近三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涌现出了以李富强等同志为代表的先进模范人物……”。
领导讲话后,进入颁奖程序。随着主持人高声宣布:“请获得长葛市‘最美扶贫干部’荣誉称号的李富强同志上台领奖!”会场里立即响起雷鸣般地掌声,生得身材高大,长相英俊的李富强,满面春风健步走上主席台。他是市委、市政府从全市1600名驻村扶贫干部中,评选出的5名获得“最美扶贫干部”光荣称号的其中之一。
百里挑一呀!可见他在帮扶贫困户的工作中成绩有多么显著、全身心扑在扶贫工作上付出的心血有多么大、受到贫困户和其他群众的赞扬声有多么高!
李富强原在哪个单位工作,驻在什么村,他是怎样全心全意开展扶贫的呢?
所驻村庄名官亭 千年村落不富裕
带着上述问题,第二天上午,我电话联系李富强要去村里对其采访。他说,他每天很忙,当时正开车拉着一名贫困村民去医院鉴定慢性病,中午才能回村。又谦虚的说,工作由大家共同完成,他只是做了应该做的,答应当天下午挤出一点时间接受采访。
当天午后,中国金融文联笫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许昌市金融作协主席赵文强,听说笔者去采访李富强,他大力支持,热情地驾车行驰40多公里,和我一起来到李富强扶贫的村庄——河南省长葛市佛耳岗镇官亭村。
在约定会面的该村村委门前,我俩见到李富强同志。时值隆冬,天气寒冷,气温降到零下,笔者身穿棉衣仍觉得不暖和。身体偏瘦的李富强却身穿秋装,挺胸站立,双目烱烱有神,没有怕冷的迹象。他热情地同笔者握过手,向我介绍官亭村党支部书记王春杰、村主任白林安等人。笔者知道他的时间宝贵,在陈设简单的村委办公室里,抓紧时间对他采访。
李富强用电热壶把水烧开,一一给我们倒入水杯,自我介绍:他现年57岁,中共党员,曾任襄城县农信联社主任、长葛市农商银行行长等职。退居二线后,上级派他驻官亭村任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他率先垂范,团结带领其他5名扶贫队员,与村“两委”干部携起手来,围绕上级精准扶贫的要求,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工作中。
李富强介绍后示意我们喝水,接着谈了官亭村的基本情况。从他的表情、言语中,笔者感觉出他对这个村很有感情。官亭村地处长葛市最北部,与新郑市接壤,西临京广铁路,东靠佛耳湖水库,距长葛市政府所在地17公里,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官亭这个村历史悠久,古代为中原南北驿道上的一个驿站,名曰“接官亭”。自汉代起,官亭周围住下移民开荒种地,代代生息繁衍,人口增多形成村庄,官亭成为村名,从千百年前一直延续至今。现该行政村有象庄、白庄、敬渡口、李院、陈庄等6个自然村组成,居民987户,4200人,耕地6200亩。几十年来,由于交通闭塞等原因导致村里缺乏企业,居民靠种地和外出打工为生,是一个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庄。
李富强呷了一口水,接着介绍:开展扶贫工作,首先摸清谁是真正的贫困户。常言说:“人眼是秆秤。”村里谁家有病人、谁家有残疾人、谁家几个学生,谁家是贫困户,群众一清二楚。为精准扶贫,李富强一天到晚带领扶贫队员,到群众中去摸底排查,重点是到低保户、大病户、残疾人户、五保户、老人户、特困户家庭坐谈了解,严格按照上级制定的有关贫困户的甄别标准和程序,核实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9户,79人。经分析归类,这些户主要致贫原因是因病、因残。在长葛市337个有贫困户的行政村庄中,该村因病、因残致贫的人口最多,是全市前三个脫贫攻坚任务最大的村庄之一。
李富强多年任农商行行长期间,工作成绩一贯突出,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农信系统先进工作者,两次受到中共河南省省直工委的表彰。驻在官亭村后,他感到这里的扶贫工作任务重、困难多、责任重大。觉得自己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派来扶贫的一名党员干部,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对贫困户的关怀。他决心学习並精准掌握脫贫攻坚政策,了解弄清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再“对症下药”帮助脱贫。从此,李富强几乎没有节假日,每天用于扶贫工作的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有时因各种数据统计、表格填写、文字撰写、走访群众、工作协调等常常工作到深夜。
贫困家庭拒绝帮扶 满腔热心化解冰心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这天上午,天晴日朗,官亭村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上,几只花喜鹊在树枝上昂头翘尾,对行走在树下的行人“喳喳喳”叫个不停。俗话说:“喜鹊叫,喜事到。”喜鹊欢快的叫声,像是对李富强带领的一行人,今天到贫困户朱军德家走访,表示热烈欢迎。
去之前,李富强了解到,当年49岁的朱军德,父母亲去世早,前几年大哥在外地拾破烂被火烧死,二哥当年拿到高招录取通知书后,去河中洗澡溺水身亡,妹妹被农具砸中头部形成脑瘫出嫁,弟弟朱跃东[1]患羊羔疯(癫痫),病情时好时坏,左腿患类风湿关节炎,行走靠拐杖或人搀扶,失去劳动能力。朱军德本人几年前也因脑梗落下后遗症,行动迟缓,现弟兄俩相依为命一起生活,本该娶妻生子的他俩,因家庭困难,至今都是光棍汉。家庭接二连三出现的这些变故,使朱军德精神受到严重打击,经常胡言乱语,骂骂咧咧。看到扶贫人员向他家去,掂根木棍站门口挡住不让进,对送去的米面油,他不近情理扔到大门外,放出话来:不稀罕这些米面,饿死不让你们管!他数十次拒绝帮扶,成了全市扶贫工作遇到的首例“钉子户”。因帮扶队员及村镇干部去他家扶贫常常碰壁、挨骂,不得已联名向市、镇两级扶贫办写出说明材料,不再对他家进行帮扶。村上群众说,你朱军德不知好歹呀,扶贫干部把米面油给你送到家,你却不领情,简直是个神经病!
李富强边走边想,按常理,扶贫干部给贫困户送去慰问品,他们都会满面笑容,感谢党的关怀、政府的温暖,连连道谢才是。可朱军德怎么会断然拒绝呢?都说他心理变态,今天去他家会出现什么让人尴尬的场面呢?……
阳春三月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身着春装的村民在路两旁地里忙碌着。在通往朱军德家的路口,一个40多岁的男子,身着臃肿的棉衣棉裤坐在路边台阶上晒太阳。村干部介绍,他是朱军德的弟弟朱跃东。又指着李富强对他说,新来的李行长来看望你们哥俩。李富强见他费力地想站起来,连忙搀起他向他家走去。
众人见头发蓬乱的朱军德,上身穿一件缺扣子的脏衣服,脸色紧绷,在他家大门口站立。
朱军德见李富强搀着弟弟,边走边亲切的交谈,由着他一瘸一拐的步子缓缓向家走来。这情景他没见过,心里不由得一热,不友好的抵触情绪顿时泄了大半。
李富强打量着他家低凹潮湿的院落,见庄稼秆、枯树枝堆满一地。大门西侧,三个砖头支起一口旧铝锅,锅下是正在燃烧的几根干树枝,掀开锅盖看看,里面是未煮熟的半锅稀饭。进入他家徒四壁的三间旧屋内,一股霉酸气扑鼻而来,地面上堆满了破衣、杂物,瞅瞅,没有下脚的地方。李富强暗思忖,他好端端的一家七口人,十几年间死的死,病的病,残的残,家道衰落,毫无生气,接踵而来的件件祸事,从意志上击垮了弟兄俩,导致终日消沉,精神委靡,情绪颓废,熬日子过一天算两晌。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可他俩每天觉得被人可怜,仰人鼻息,失去了自尊,失去了把日子过好的信心,以极端的抵触言行向外界显示他的尊严。这个家庭的贫困状况,不是亲眼所见,让人难以置信!李富强心里发酸,同情心、帮扶心油然而生,心想,朱军德心里很敏感,我们要真心帮他,对他不能有丝毫居高临下的言行,要平等对待,使他感到他和别人的肩膀一般齐,让其树立起好好活下去的信心、志气,赶快把他俩从贫困的泥淖中拉出来,有尊严的站在人前,生活下去!
李富强什么也没说,和同去的司志军、李保定、王留江等人,拿起扫帚打扫卫生,把室内的破衣、杂物分类摆放。众人扫的扫,抬的抬,用了半晌时间,把弟兄俩用于烧锅的干树枝、庄稼秆码放整齐,清理出的垃圾倒入粪坑。朱军德弟兄俩,看着往常杂乱无章的屋内、院子,转眼间变得整齐清洁,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
头次家访,李富强用满腔热心,实际行动,给朱军德弟兄俩留下了好印象。李富强多次来朱军德家,同他交谈时,感觉到他个性很强,非常固执,同他交流只要不戗茬,顺毛拨拉,亲近沟通,他也能接受对方的真心善意。李富强告诉笔者: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哪块碱拿哪块面,哪把钥匙开哪把锁,要因人而异。
针对朱军德家的实际困难,对照帮扶政策,责任组给他家申请了C级危房改造,根据他的身体条件,安排他担任村级卫生保洁员,每月有稳定收入,促使他树起劳动光荣的信念,靠双手养活自己,激发他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李富强及其他队员几次开车,拉着行走困难的朱跃东,到市医院检查鉴定,为他办理了重症慢性病卡、智障三级残疾证,不仅增加了补助,看病还能节省更多的支出,减轻了负担。
笔者在帮扶队员樊启的陪同下,在村内路上,见到了身穿杏黄色保洁工作服的朱军德,正在打扫公共卫生。他脸色红润,面露微笑。听说要去他家采访,主动带领前行。我到他家看到用红色长条金属瓦,把漏雨的屋顶全部覆盖,室内外墙壁粉刷一新,用水泥、砂石硬化了地坪,更换了旧大门,厨房安装了自来水管、水池,靠墙壁垒砌了放案板、锅灶的长方形灶台,上贴白色瓷片,显得干净卫生。还为弟兄俩购买了电视机、电暖器、衣柜、餐桌椅子等物品。
朱军德心存感激,充满信心的对笔者说:“是李行长他们把国家扶贫政策件件落实到俺身上,俺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身患重病妻离子散 精准扶贫破镜重圆
人生在世难免生病,可一旦家庭主要成员得了不好治的病,轻者花干积蓄,重者家庭解体。几年前40来岁的宋建磊,家庭幸福,和谐美满,生育的一双儿女聪明可爱,都在学校读书。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宋建磊突然生病,到医院化验检查,确诊为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保命,宋建磊和各级医院打上了交道。家庭本来就不富裕,很快花光了所有积蓄,又在亲戚朋友中借钱治病,塌了一屁股债。妻子见治好无望,和丈夫提出离婚。宋建磊见自己患病拖累了妻子,使她吃不嘴里穿不身上,为让她过上好生活,同意离婚。俩人协商女儿由她带走,儿子随他留下,他死后好给宋家续上烟火。从此,夫妻儿女你东我西,原本一个完整的家庭这面“镜子”,却因病致贫,被廹摔碎了!离别时,一双儿女不愿分开,儿子跪在妈妈面前哭得撕心裂肺,女儿抱着爸爸哭得肝肠寸断,左邻右舍的男女老少陪着掉眼泪。
李富强和赵伟琴、李红军等队员多次深入到宋建磊家访贫问苦,见他家房屋漏雨,缺少必要的生活用品,十分困难。了解到夫妇离婚的主要原因是因病致贫造成,打听到他的妻子在她娘家附近打工,並未改嫁。为使他的家庭重新弥合,李富强和村“两委”干部,针对他家的实际困难,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工作“既不能降低标准、也不能吊高胃口”的具体要求,除落实最低生活保障金、光伏补贴、金融扶贫、教育补贴、协保员等帮扶政策措施外,还根据“六改一增”的扶贫政策,为他家改厨、改水、改电、改院,增加了日常必须用品。不仅解决了房子漏雨的问题,还对他家原有房屋的里外墙一一粉刷,为他家添置必须的餐桌椅子、电暖器、电风扇、水壶、蒸馍锅。经医院检査鉴定,为宋建磊办理了重症慢性病治疗卡,绝大部分医药费得到报销。他的儿子享受教育扶贫政策,不仅免除了学费、住宿费,每年还享受到1800元的困难补助和营养餐补。从此,宋建磊家充满了生机。
扶贫队员将宋建磊病情基本稳定、享受一系列帮扶政策的好消息传给他前妻。她回来一看,果然如此,原来破败的家旧貌换新颜!她心里燃起了和丈夫复婚,继续过好日子的火苗。经扶贫队员和村干部从中牵针引线,两人很快复婚。因病致贫被廹分开的一家四口破镜重圆,喜极而泣。妻子、女儿回来后,李富强和其他责任人又为他妻子申请上低保金,为其女儿办理年2050元的困难补和营养餐补。现在,经长期治疗宋建磊病情基本稳定,往日绝望的他看到了光明前途,和妻子一起出外打工,贫困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宋建磊十分感动的说:“如果没有党的扶贫政策,俺这个家就不能重新团聚。”
为贫困户日夜操劳 无力尽孝愧对母亲
李富强带领的脱贫工作组实行帮扶责任制,他是责任组组长,一人负责6户的同时,还要承担其他队员负责的贫困户的责任,这个工作量是其他村帮扶干部的三倍以上。官亭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共有18个因病致贫的家庭、11个因残致贫的家庭。其中病号20人、残疾人22个,劳力或半劳力21人,学生幼儿16人。2018年李富强先后为杨水生等6人办理了慢性病卡、为白坤岭等8人申请办理了残疾证、为司建华等4人申请了公益岗位等。
申请办理慢性病卡、残疾证都需要到市人民医院或精神病医院、市鉴定委员会、市残联检查鉴定。这些人年龄大,本来就行动不便,一来一回到40公里远的市有关部门检查、鉴定,非常不容易。有的病、残人不清楚这些部门在哪条街,门朝哪儿开,常因年老忘事,缺这证明少那材料办不成。
在农村长大的李富强,深知乡下人不常出门办事的难处。他用自己的轿车,急病、残人所急,想他们所想,几十人次拉他们到市里,像对待亲人一样搀扶他们上下楼,到有关部门检査、鉴定、办证。有的人脚上有泥巴,踩在车厢内,有的晕车,憋不住在车内呕吐。但他习以为常,不发怨言,无论多少次他都心甘情愿。这也是他在银行工作,坚持多年的“客户就是上帝”的职业习惯。当地群众看在眼里,夸他:“李行长的小轿车,成了咱村贫困户的专车,李行长成了他们的专车司机。”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帮扶责任人,也多次开车拉着病、残人检查看病。
虽然上级对扶贫人员,规定有每周驻村“五天四夜”的工作制度,可李富强坚持吃驻在官亭村,几乎没有节假日,一天到晚围绕扶贫攻坚工作转。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胆囊炎、结肠炎疾病的他,日夜操劳带病工作,2018年5月他在路上突发心肌梗塞,仅仅住了5天医院就回村工作。干部群众看在眼里,异口同声夸他:“李行长干工作是‘拚命三郎’!”
他也有妻儿老小,却忙得很少回家看望。他说:“党组织把我安排在这里扶贫,我要对得起党和群众对我的信任。”
李富强觉得最对不起的是他82岁,已因病瘫痪在床三年的老母亲。因距老家一百多公里,很想回去看望娘,可他忙得一两个月也没空回去一次。有一天晚上他抽空回家见到了老母亲,老人家喜出望外,伸出枯瘦的手拉住他,“孩呀,娘想你呀,你还是没明没夜的工作?别累坏了身体,娘还指望你养老呀……”听到瘫痪在床的母亲这番话,李富强为自己不能很好尽孝,十分愧疚,禁不住泪流满面,跪在床前,哽咽着叫了一声:“娘——”便扑在母亲怀里……醒来时却见自己躺在官亭村宿舍里的床上,无声的泪水浸湿了枕巾,长时间没见到老母亲,见了一次却是在梦中!他隔窗见东方现出魚肚白,起床洗过脸,遙望东南方200多华里远的故乡,默黙祝愿老母亲身体健康,又全身心投入到新的一天扶贫工作中去……
扶贫扶志又扶智 贫困户衣食无忧
在实际工作中,李富强深知要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自己必须带领队员熟知牢记党和政府对贫困户的脱贫政策。为便于记忆,他把有关政策编成顺口溜。如帮扶贫困户实现的“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基本医疗有保障、义务教育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含安全饮水)。”实现标准即,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标准。他编成“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房有房间、不愁看病去医院、不愁上学进校园、不愁饮水拧开关、收入超过贫困线”。再如入户识别贫困户的方法:“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中的“看”,他编的顺口溜是:“一看有无粮、二看有无房、三看有无读书郎、四看劳力强不强、五看有无病人卧在床、六看有无换洗的被单和衣裳、七看有无安全饮水进厨房”。2018年,他把目标件件变成现实,带领扶贫队员为司水全、刘改卿等18家贫困户进行了“六改一增”,为宋根福、朱军德家进行了危房改造。
官亭村50岁的宋根富,单身、患白血病,因病致贫无力盖房。长期借住在其弟家。李富强按照政策规定,及时申请为他一人新建20平方米住房,配套的新厨房、新厕所、新院墙也全部建起。笔者采访他时,他对我们双手抱拳,指着住的新房,十分激动的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没有李行长他们扶贫,我到死也盖不起这么结实、漂亮的住房。托习总书记和扶贫干部的福呀!”
42岁的任晓丽,丈夫残疾,两个儿子上学,家庭贫困。根据扶贫政策,李富强安排有劳动能力的任晓丽,从事街道卫生保洁岗位,每月收入1600元。李富强出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达到“志智双扶”的目的,安排她免费参加蜂巢加工、电焊技能培训班。经过一段认真学习,她获得了两种资格证书。任晓丽说:“我一定踏实苦干,响应习总书记到2020年脱贫的号召,早日奔小康!”
我采访结束时,官亭村党支部书记王春杰对我说:“李行长带领的工作队扎实高效的工作,使我村取得了脱贫17户,51人的好成绩。”
村主任白林安说:“李行长在俺村扶贫,镇里领导和我村干部群众,都夸他是这个。”说着伸出了大拇指。
一旁一个中年人指着李富强,对笔者说:“昨晚俺看电视,市委表彰他是‘最美扶贫干部’, 真是名副其实呀!”
这正是:党心民意想一起,最美干部党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