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志伟在基层一线督查。 杭纪宣 摄
中新网杭州2月12日电(记者 张煜欢 通讯员 杭纪宣)“当父亲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做儿子的怎能不心焦如焚,怎能不想去守候、去陪伴?但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正是关键时刻,不能出一点纰漏。”杭州市余杭区乔司街道纪工委书记、监察办主任洪志伟说。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基层防控是第一道防线。对于洪志伟来说,这是一段忙得“脚不沾地”的日子,同时还面临着失去至亲的悲痛。当父亲病危时,他选择了坚守基层,筑起了防疫的首道防线。
“守土有责 疫情当前我不能走”
疫情防控,重在基层。余杭区乔司街道毗邻杭州主城区,本地户籍人口5.9万,外来人口25.3万,这些外来人口,分布在12000余家各类生产经营单位里。目前正是企业复工返杭高峰期,疫情防疫工作异常严峻。
洪志伟在基层一线督查。 杭纪宣 摄
春节前,洪志伟赶回老家探望重病在家的父亲,突发的疫情让他提请结束休假,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大年初四到岗后,洪志伟一直没有休息过,很多同事都不知道他坚守的背后,88岁的父亲因为脑梗,经过ICU抢救后,已经躺了近3个月,生活不能自理,生命到了最后关头。
1月31日晚,正在乔司街道朝阳村督查居家隔离点防控工作情况时,洪志伟接到丽水老家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姐姐哽咽的声音:“志伟,爸爸走了……”
忍住悲痛的他转过头,对一同督查的乔司街道纪工委副书记陈建芳说:“我们再去几个重要的交通卡口,了解一下人员值守和车辆出入情况。”说完,他便转身走去交通卡口。此时,陈建芳并不知道洪志伟忍受着多大的内心煎熬。
“这是爸爸留给我的最后14秒。”洪志伟手机上一直保留着一个视频,视频里监护仪上的心电曲线和血氧饱和度曲线渐趋直线。这14秒记录了父亲生命的最后一个时刻。
洪志伟父亲逝世的当天上午十一点,弟弟就已经电话告诉他父亲病危的消息,让他赶紧想办法回去见最后一面。“我想立刻飞奔回家,谁没有挚爱的亲人?当父亲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做儿子的怎能不心焦如焚,怎能不想去守候、去陪伴?但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正是关键时刻,不能出一点纰漏。”
洪志伟说,督查工作就好比是查漏补缺,只有做到滴水不漏,才能万无一失。“这时候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份力量,你自己出问题了,谁来顶你呢?”
“他是军人出身,在部队立过三等功,身上有军人作风。做事总是冲在第一个,关键时刻从不下火线。他作出这样的选择,我觉得很能理解。他不走,说到底,就是不放心眼前的疫情防控工作。”陈建芳在第二天才得知洪志伟父亲去世的消息。
“抗击疫情,并非人人都能走进救死扶伤的一线。一级有一级的任务,一层有一层的责任。基层一线,守土有责,肩膀不能松。”洪志伟说。
“心里一本账 记得牢才督得准”
事实上,在防控一线,街道纪工委要做的事实在不少。乔司街道防疫指挥部成立了督导巡查组,确保防疫措施逐项落实落地,洪志伟是督查组的组长。
最近七天,洪志伟的微信步数都在15000步以上。“每一个地方的疫情,与各地人口基数,与疫情严重地区往来密切程度等诸多因素相关。我们街道来自湖北居家隔离有375人,来自温州居家隔离有640人,来自台州居家隔离的有184人。”洪志伟一下子报出了这串数据。
对督查组成员乔司街道城建管理科科长姚剑来说,这并不稀奇。洪志伟对于疫情防控督查工作的要求就是不能给村社增加工作量,不能多一张表格。“街道有多少卡口、多少防控点、多少隔离户一清二楚,他心里有一本账,记得牢才督得精准。”姚剑说。
“我和洪书记很熟悉,他是我们的驻村干部,一个星期总要来两三次,村里有困难都愿意找他说说,请他帮忙协调。我和他说村里外来人口多,口罩不够了。他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匆匆送来了500只口罩,水都没喝一口就走了。”乔司街道朝阳村村委会主任俞国祥说。
“我们街道外来人口多,人口流动大,居家隔离管控不好,将给防疫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洪志伟到居家隔离的人家了解情况时,常常会被居民“骂懵了”。
“我们老的老小的小,怎么出门买菜?冰箱都要空了。”“我们家病人药不能停,说好的药怎么都不送?”面对居民投诉、质问,洪志伟这才发现,尽管在基层工作了十几年,此时,街道防疫工作的艰巨和复杂仍超乎想象。
“要防得住疫情,也要方便居民生活。”洪志伟和督查组成员,一条条整理诉求、一件件解决。比如,针对汀兰社区居家隔离家庭多,工作人员少的现状,在督查组建议下,街道为村社增加47个工作人员,解了社区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燃眉之急”。
“我理解爸爸为什么不回去送爷爷最后一程。他真的太忙了。其实,他为了‘大家’,为了千千万万像我们这样的‘小家’,这也是爷爷想要他做的。”洪志伟的女儿洪微说,“希望疫情能早点过去,希望爸爸能更爱惜自己的身体。”